卩(截jié)在汉字中作为部首存在的。它是描述竹子的竹节特征。竖“丨”指示竹子纵向垂直向上生长;横折弯钩“”是横、折、弯、钩的合体笔画,横指示竹节横断竹子的纵向,折表示竹节的圆形,弯指示竹节向外增粗,钩指示各竹节相对增长。借“截”指示竹节截断竹子中空。卩作偏旁部首的有卫、叩、印、卵、卯、却、即、卸、卿等。卩繁化为節,再简化为节。汉字的发展也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而变化。把竹头“⺮”改为草头“艹”是发现竹子草本植物,不是木本植物。繁体節下面的“即”是描述竹子的两个特征,一“卩”表示竹节,二是“”表示竹笋,“”是艮的省形,竹的根部不发达,基本上只有垂直下的主根,挖出的竹笋是白色尖状,“”又写作“皀”,即表示竹笋即竹子的幼芽可食,一经长出地面立即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,长大成竹就不能食用了。
节 [jié]是節的简化字,只保留了竹节特征和它的草本属性。节的同本义为竹节。引申1.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,如节根(草木的节与根)、节槎(树木上歧出的节)、节次。2.骨节、节骨眼、关键,如节病(弊病、破绽);3.节日、纪念日,如节下(节日期间)、节仪、节朔(节日和朔日);4.气节、节操,如节义(节操与义行)、节敬(节仪)、节孝牌坊;5.节令,节气,如节序、节分(季节的分际); 6.礼节,有礼貌的行为,如节文(礼节、仪式);7.符节,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,如节镇(即节度使);8.节拍,节奏,如节调(节拍和音调);9.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、段、区、片段或章节,如:章节、音节、时节;10.乐器名,拍板一类的乐器,如节鼓;11减省,如节简(节俭简朴);12.节制、管束,如节矜(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);13.调节,如“节其流,开其源”;14.用于分段的事物,如三节课;15.高峻的样子,如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”。
即(急jí )是描述竹子的两个特征,一“卩”表示竹节,二是“”表示竹笋,“”是艮的省形,艮去掉了横八“”中的一点,说明竹的根部不发达,保留竖钩“”说明竹根基本上只有垂直向下的主根。挖出的竹笋是白色尖状,“”又写作“皀”(白指示竹笋的颜色是白色,匕指示竹笋象匕首很尖锐),所以“”表示竹笋,就是竹子的幼芽,可以食用,一经长出地面立即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,长大成竹就不能食用了。借“急”声来说明由竹笋“”到不能食用的竹节“卩”是个时间短的过程。即的本义为竹笋快速成长变为不可食用的过程。引申为1.接近、靠近、走向,与“离”对举,如若即若离;2.登上;走上,如即真(正式就皇帝位,后世以官职由代理而改为实授,也称即真)、即禽(打猎,在野外猎取禽兽)、即祚(作zuò皇席即位登基);3.虽然,如'小即小,天生的口不曾合。-《西厢记诸宫调》’;4.假若,如即使、即或,又如即忙(连忙;赶紧)、即拜(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职)、即早(及早;趁早);5.当,如即此(就此、只此);6.一…就 ,如气断即死、闻过即改; 8.立刻,当即,如:即速(立刻;赶快);9.那就是说,那就是,如即是;10.目前,现在,如即目(眼前所见)、即事诗(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);11.今,当天,如:即今(如今)、即目(如今);12.姓。
既(即jì)“”是艮的省形,艮去掉了横八“”中的一点,说明竹的根部不发达,保留竖钩“”说明竹根基本上只有垂直向下的主根。挖出的竹笋是白色尖状,“”又写作“皀”(白指示竹笋的颜色是白色,匕指示竹笋象匕首很尖锐),所以“”表示竹笋,就是竹子的幼芽,可以食用,一经长出地面立即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,长大成竹就不能食用了。“”是即的省形,和“”组成既。“”是无(无中的“二”指阴间,以人入阴间表示不存在之意)加了一点“丶”表示竹笋砍下后来年还会再长,不会真的不存在了。既表示竹笋被收割完成的状态,并非吃饭结束。既均借“即”声来说明竹笋“”要尽快食用完。既的本义为竹笋收获结束状态。可引申为1.吃罢、吃过;2.食尽,指日全食或月全食;3.完毕、完了,如既济(六十四卦之,离下坎上,意指万事皆济)、既冠之后(成年之后,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,表示已成年);4.已经,如既成(已经完成)、既位(已就其位)、既醉以酒、既饱以德(宾客称主人优厚待客的客气话);5.不久、随即,如'昔李斯与 包丘子俱事 荀卿,既而 李斯入 秦。—《盐铁论·毁学》’;6.常用“则”、“就”、“那么”相呼应,相当于“既然”,如'既要革命,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’、既以(既然已经)、既不沙(既不阿,既不呵,既不唦,既不是呵,既不索,都表示:既然不是这样,如果不是这样,不然的话);7.跟“且”、“又”、“也”、“还”等词配合,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,又如既高且大、既快又好、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。